贵州大学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实验室简介
  • 研究队伍
  • 学术活动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管理制度
  • 党建工作
  • 社会服务
  • 国际合作
  • 共享平台
  • 下载中心

【转载】祝贺!宋宝安院士

2023-02-09     浏览次数: 39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M1MTkwMw==&mid=2654584363&idx=4&sn=e83c54e928e4ccc88068c5a72b95845d&chksm=8bc1ee5bbcb6674d83f382d87bd69f550c3cb02169fd49195d9989ef593a17fe21e94517e815&scene=27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2023年1月选出。其中,宋宝安院士当选。


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植物保护)学科成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农业部农药管理专家指导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农药创制与有害生物控制。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农业公益行业专项等三十余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与贵州省最高科技贡献奖、贵州首届杰出人才奖等。围绕低毒农药国产化,自主研究开发出甲基立枯磷、恶霉灵、噻嗪酮和吡虫啉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为我国众多农药企业采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围绕土传病害和病毒病害防控难题,自主开发出广枯灵系列新产品农药,成为我国防治土传病害重要药剂。创制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抗植物病毒新品种毒氟磷,提出了全程防控新方法,解决了水稻病毒病等的防控重大难题。提出“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防控为辅助”的绿色防治技术措施,带领团队在贵州省重点产茶县开展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作物健康导向的免疫调控的绿色植保发展理念,为我国绿色农药创新和植保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在Nature Biotech、Nature Com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三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四十余项,在Spring等出版农药专著6部。培养出博士后、博士与硕士百余名。所领导的团队荣获国家专业技术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黄大年教师团队与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中国高被引作者,带动学校农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化学学科成为ESI全球前1%学科,植物保护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Copyright © 2012 网站内容版权归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所有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东校区理化实验楼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3620521 0851-88292090
传真:0851-83622211 0851-8829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