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实验室简介
  • 研究队伍
  • 学术活动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管理制度
  • 党建工作
  • 社会服务
  • 国际合作
  • 共享平台
  • 下载中心

张钰萍教授简历

2023-08-07     浏览次数: 531

姓名:

张钰萍

性别:

女

职称/职务

教授

学位

博士

Email:

498740276@qq.com

个人或课题组主页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农药残留分析、农药环境行为及农药毒理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农业攻关项目1项、社发攻关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研人员参与我国农药限量标准制定和CAC残留限量标准转化项目60余项。2016年作为第6获奖人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壹等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工作经历

2008年8月-现在,贵州大学精化中心,教师

2000年9月-2005年7月,贵州益康制药有限公司,技术员、技术主管

1998年8月-2000年8月,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技术员


教育经历

2010年9月–2014年7月, 贵州大学精化中心,博士

2005年9月–2008年7月, 贵州大学精化中心,硕士

1994年9月–1998年7月, 沈阳药科大学,学士


学术兼职

2018年10月——现在    《农药》期刊 编委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

  1. 仪器分析(主讲)

  2. 仪器分析实验(主讲)


研究生课程:

  1. 近代仪器分析(主讲)

  2. 有机分析实验(参讲)

  3. 农药分析实验(参讲)


  研究方向

  1. 农药残留分析;

  2. 农药环境行为;

  3. 农药毒理学。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 贵州大学自然科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含α-氨基膦酸酯的喹唑啉类衍生物的手性分离与制备,贵大自青基合字(2009)094号,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

  2.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特色植物千金子生产生物柴油工艺研究,黔科合SZ字[2009]3011,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

3. 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特色产品辣椒中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黔科合NY字[2010]3070号2010年月至 2013年6月。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手性农药茚虫威对映体非靶标生物毒性及在环境中选择性行为研究,项目批准号:21367007,2014年1月至2017年12 月。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手性农药草铵膦对映异构体环境选择性及水生生物毒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1667007;项目起止年月: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柑橘园和香蕉园体系农药归趋及高效施药方式,任务编号:2016YFD0200206-3,项目起止年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农药菌核净在登记作物(水稻、油菜、番茄)上的残留行、在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规律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项目批准号:21866009;项目起止年月:2019 年1月至2022年12月。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型手性除草剂氟砜草胺的立体选择性生物活性、降解代谢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项目批准号:32260693,2023年1月-2026年12月。


横向项目

  1.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项目:5%啶虫咪微乳剂在柑橘上的残留试验,协议书编号:GDPR201008,2011-2013。

  2.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项目:20%氰氟草酯水乳剂在水稻上残留试验,协议书编号:GDPR201102,2012-2014。

  3.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南州公司科技项目:烟田残留除草剂对烟株生长的影响与消解技术开发,项目编号:黔南烟技(2022)6号,2023年1月-2025-12月。


代表性论著

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3部。

  1. Li Y.; Feng T.; Mou L.; Ou G.; Hu D.; Zhang Y*.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Dimethachlon Degradation Products in Soils and Their Effects on Soil Enzyme Activitie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3, 71(4), 1852-1861.

  2. Lin Q.; Deng P.; Feng T.; Ou G.; Mou L.; Zhang Y*. Enantioselectivity of Indoxacarb Enantiomers in Bombyx mori Larvae: Toxicity, Bioaccumulation and Biotransformation.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23, 79, 2353-2364.

  3. Feng T.; Mou L.; Ou G.; Liu L.; ZhangY.;*, Hu 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oxicity and metabolomic profiling of rac-glufosinate and L-glufosinate in zebrafish.Aquatic Toxicology.2023, 261,106618.

  4. Meng X.; Wang F.; Li Y.; Deng P.; Hu D.; Zhang Y*.  Comparingtoxicity and biodegradation of racemic glufosinate and L-glufosinate in green algae Scenedesmusobliquu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2, 823(1): 153791.

  5. Tang S.; Meng X.; Wang F.; Lin Q.; Feng T.; Hu D.; Zhang Y*. Four Propiconazole Stereoisomers: Stereoselective Bioactivity, Separation via 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d Dissipation in Banana Leaves, Journal of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2, 70(3), 877-886.

  6. Wang F.; Lin Q.; Shi X.; Li Y.; Deng P.;Zhang Y.* Hu D*. Accumulation, metabolites formation and elimination behavior of rac-glufosinate ammonium and glufosinate-P in zebrafish (Danio rerio), Food Chemistry: X, 2022, 15: 100383.

  7. Li Y.; Wang F,; Lin Q.; Deng P.;Zhang Y.*; Hu D.*; The Fate and Behavior of Glufosinate-enantiomer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Open-Field Soil and Weeds.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2, 15, 104191.

  8. Song Q.; Wang Y.; Tang S.; Meng X.; Wang F.; Hu D.; Zhang Y*. Enantioselective Analysis and Degradation Studies of Four Stereoisomers of Difenoconazole inCitrus by Chir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Food Chemistry,2021, 69(1): 501-510.

  9. Wang Y.; Song Q.; Wang F.; Tang S.;Pan T.;Zhang Y.*; Hu D*. Bagging and Non-bagging Treatment on the Dissipation and Residue of Four Mixed Application Pesticides on Banana Fruit.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21,101 (8): 3472-3480.

  10. Ge S.; Wang Y.; Song Q.; Chen L.;Zhang Y.*; Hu D.*Determination of Nitenpyram Dissipation and Residue in Kiwifruit by LC-MS/MS[J].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part A, 2020, 37(6): 955-962.

  1. 奖励/荣誉情况

2016年,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壹等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农药环境行为研究,6/9。


Copyright © 2012 网站内容版权归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所有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东校区理化实验楼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3620521 0851-88292090
传真:0851-83622211 0851-8829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