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http://news.gzu.edu.cn/2024/0118/c11068a212072/page.htm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贵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基层一线的心声,多彩贵州的新声。适逢岁末,多彩贵州网策划“2023回望·多彩新声”年终盘点系列报道,记者走进村寨、社区、企业、项目、景区等,听新事、访民生,说变化、展信心,齐心协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鼓与呼。
2023年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上,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横扫千“菌”-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的研发与应用》和《基于水为分散介质的新型绿色悬浮剂,助力农药减施增效》两个项目,分别拿下了两个重量级的奖项——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擂台赛擂主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特等奖。我非常荣幸能成为这两支团队的指导老师,能够将自身微薄的力量投入到助推贵州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来,感到无比自豪。
为什么我们要做绿色农药,因为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而当下大多数农药原药都需要根据其理化性质进行剂型加工后才能喷洒于粮食作物。传统农药剂型常用甲苯等有机高毒溶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然而我国绿色农药制剂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制备绿色农药制剂的大部分核心助剂依赖进口;二是国内助剂品质不稳定,配方体系不敢随意变化和改良,仍处于摸索阶段,而国外较为成熟的配方技术被专利保护,存在技术壁垒。
从2018年开始,在校长宋宝安院士的指导下,我们开启了对绿色农药的研发。2023年恰逢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业协会发布关于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新技术的研发榜单,于是我们就选择了该选题,以横扫千“菌”-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的研发与应用为作品名参与比赛。
项目的难点关键在于怎么制成稳定高效安全的悬浮剂,备赛初期,团队便以研发一款可推广应用的绿色杀菌剂为目标,这也是区别其他参赛项目的关键点,一款杀菌剂的研发要以成熟的原药为基础,而在短短半年的备赛时间内研发一款新的农业原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为此,我们依据实验室首创的氟苄噁唑砜绿色抗菌剂为原药,再通过试验,找到各类制剂助剂与原药融合的最佳比例,最终研发出的20%氟苄噁唑砜水悬浮剂各项理化性质均满足国家一级标准。并兼备廉价、稳定、高效、绿色等优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我们《横扫千“菌”-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植物病害绿色防治新技术”赛题的“擂主”,并与发榜单位之一的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这款创新性的绿色杀菌剂应用于广大乡村,实现大学生创新成果与社会、市场、产业的对接融合。
与此同时,另一个项目《基于水为分散介质的新型绿色悬浮剂,助力农药减施增效》也成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特等奖。该项目主要是研究的是杀虫。历经两年多时间,我们首次从地沟油中提取出多羟基类组分,将其与天然纤维素自组装,研发出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浮剂助剂材料,基于该材料开发了高效低毒的10%介离子杀虫悬浮剂,其防效较国外产品提升30%-40%,使用量减少3-5倍,蜂毒降低20倍,对蜜蜂等非靶标生物低毒,克服了国外产品的蜂毒问题。核心产品突破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壁垒,实现了我国稻飞虱防治领域自主研发的零突破,打造出绿色生态新农药,开发出安全环保的农药新剂型。
另外在产品的田间防效试验中,团队发现当使用10%介离子杀虫水悬浮剂后进行田间防效应用时,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不同、气候不同、虫群不同,其对应药剂的用量和防治效果也不同。于是我和同为指导老师的张建带着学生实地考察,广泛调查取样,从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环境,受到的环境影响不同入手,根据实际田间防治效果调整悬浮剂的实际亩用量和施药时间频次,在合作单位的协助、农民的信任支持和队员们的努力下,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难题。
目前,该项目已和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10%介离子杀虫水悬浮剂百升级工艺优化实验,建立起一条完整的工艺生产线。同时也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贵州、湖南、江西等11个省份推广应用示范超10万余亩次,田间防治效果优异,在提高防效的同时,可大大降低其施药成本,实现农药减施增效。
这一路走来,我和团队有过满天星光在田野和实验室之间的奔波,也有面对困难时逢山修路遇水搭桥的执着,更多的还是如同老农秋收时面对丰收的欣慰。
干我们这行,头顶一片天心有一块田,得把脚踩进泥土把心放进科研,才能无愧于脚下这片土地。我们将秉持贵州大学“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在宋宝安院士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挑战自我,力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