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茶树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生物药剂缺乏、病虫害危害加剧以及干净茶品质安全等生产急需,以茶树重要病虫害为研究对象,发展了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等生物农药的清洁工艺并产业化;提出和构建了““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在茶树等作物上大面积,取得了创新成果,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创新点如下:
1、针对茶树茶圆赤星病、茶白星病、茶饼病等病害的防治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杀菌剂品种氨基寡糖素和乙蒜素新工艺,并进行了产业化开发,建立年产千吨生产生产线2条,研发了含氨基寡糖的系列免疫诱抗新制剂,并获得国家正式登记。阐明了氨基寡糖主要作用通过磷酸化蛋白级联反应诱导过氧化氢酶的特异性上调表达,诱导茶树抗逆抗病免疫诱控新机制;并将其用于茶叶免疫诱抗的核心药剂,实现茶叶主要病害防效为50%-80.2%,为茶树重要病害的防治提供了药剂更新换代的生物品种储备。
2、明确了贵州茶园主要病虫草种类及危害规律。在前期监测与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贵州茶园主要有害生物77种,其中:虫害32种,病害14种,优势杂草31种、还明确了天敌种类7种。阐述了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明确了氨基寡糖素、申嗪霉素等对茶园病原菌的作用机制;筛选出适用于茶园杂草防控的三叶草植物,并推广幼龄茶园间作三叶草的技术,明确了三叶草对害虫种群、天敌种群的消长动态规律及对幼龄茶园害虫数量的抑制作用。
3、提出““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茶树绿色防控理念和构建其技术模式。通过茶园间作、套种蜜源植物、诱集植物、驱避植物和推广“以虫治虫”措施,有效支撑了茶园天敌昆虫,压低了害虫基数,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茶园生态体系。实施冬季修剪封园的农艺措施,强化分季节、分阶段的茶叶合理采摘技术措施,有效降低茶园病虫基数;集成以氨基寡糖素为核心的免疫诱抗技术,土壤微生态调理技术,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的高效施药技术。
4、项目筛选出了胡瓜钝绥螨、异色瓢虫和东亚小花蝽天敌种类,研发了有效防控主要病虫害的生物农药新品种9个,取得生物农药正式登记8个。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2篇,核心期刊论文24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制订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11项、企业标准4项;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会议10次,作大会邀请报告20次,作科普报告10余场。新增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和青年学者特聘教授4名;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教育部先进集体、国家111引智基地、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5、项目建立了生物农药产业化示范基地1个,新建生物农药生产线2条和天敌工厂1个;构建了茶树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了防治茶树主要病虫害的新技术规范2套,制订发布防控技术方案6套;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区43个,累计推广应用1410.84万亩,累计减少农药投入739.81吨(商品量),实现经济效益113.18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4亿元,新增利润0.0976亿元。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对于加速我国茶叶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以及全国农林牧渔丰收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