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实验室简介
  • 研究队伍
  • 学术活动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管理制度
  • 党建工作
  • 社会服务
  • 国际合作
  • 共享平台
  • 下载中心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0年)

2022-05-06     浏览次数: 402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0年)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贵州大学

代码:10657


授权学科

(类别)

名称:植物保护

代码:0904


授权级别

□博  士

□硕  士



贵州大学

2021年3月

编 写 说 明

一、本报告按自然年(1月1日-12月31日)编写。

二、授权学科(类别)名称、代码和级别按《贵州大学2020-2025周期性合格评估参评学位授权点列表》填写。

三、各授权点请参考《学位授权点抽评要素》列出的主要内容逐项进行编写,重点体现年度建设总体情况。

四、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一律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编写。

五、本报告正文使用小三号仿宋字体, 建议不超过3000字,纸张A4。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1研究方向

围绕解决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的重大科学问题,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凝练形成了以绿色农药创制与作用机制研究、农药及功能分子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植物调控化学与生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真菌病原学、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微生物农药、农药残留分析与环境行为研究、有害生物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植物调控化学与生物学等研究方向。


1.2培养方向


形成了以农药学为核心,引领带动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调控化学与生物学5 个二级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调控化学与生物学是学科自设方向。

1.3招生情况

本学位点2020年学位点招生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植物保护学位点2020年研究生招生情况

学位

项目

2020年

博士

研究生招生人数

41

全日制招生人数

41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直博人数

0

招录学生中硕博连读人数

18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23

硕士

研究生招生人数

90

全日制招生人数

90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2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88



1.4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4人;38人具有博士学位。最高学位获得单位为非本单位的教师10人;45岁以下44人。专职教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


1.5培养条件

学位点现有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效低风险农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贵州省山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高效低风险农药科技创新联盟、西南作物病虫害持续控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 20 余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入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是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及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2016~2020年度)。学位点拥有较先进的科研平台。大中型仪器设备价值1亿元。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2.1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绿色农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处级建制重点科研机构运行,设置党总支,并根据学科特点,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设立党支部,支部内部设立党小组,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的彻落实。选优配强学科带头人任支部书记,发挥“双带头人”基层组织功能,开创“田间地头”讲党课,形成“理论+田间”党建教学模式,强农兴农使命感。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研究生党员示范班级等荣誉称号。


2.2制度建设

植物保护学科严格按照国家、省、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贵州大学精化中心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管理办法》、《贵州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管理办法》执行,从严把控主讲教师的资质和选聘标准。施行《贵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规定》、《贵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试行)》、《贵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办法,建立了研究生开题报告答辩审核、中期考核分流、中期检查分流、学位论文预审、学位论文盲审、毕业答辩等质量把控联动机制。极大促进了研究生各环节的培养管理。

2.3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学校的“2114人才引培计划”,引进和培养国家级人才6人。并从海外已经6名优秀人才加盟到实验室。获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贵州省首届“创新争先·科技榜样(团队)”和“优秀科技集体”、1人获得2020年贵州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4培养条件建设

2020年获批高效低风险农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新购置设备1200余套(件),价值1800余万元。新增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包括核磁共振波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全自动蛋白定量分析仪,主要用于科研工作和教学实习,满足科研工作需要。

2.5科学研究工作

从各种渠道争取科研项目,学位点本年度新获得各类80余项,科研项目到账经费3330.72万元,国家和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经费2700万元;创制出香草硫缩病醚和氟苄硫缩诱醚等新品种,专利转让费达2500万元,破解“卡脖子”问题。发展了噻唑介离子类、二硫缩醛类、双砜酰胺类等新骨架,获得高活性先导化合物10个,发现了植物免疫激活新靶标—UspA蛋白。编制“十四五”国家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修编《农业大百科全书—农药卷》,专利授权14件。在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6招生与培养

通过开放实验室进行科学知识传播,2020年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开放5次,开展科普活动20次。通过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邀请实验室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进行科普宣传,吸引大批优秀本科生报考实验室研究生。

通过承办了“国内外高校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科技助推农业生产经验交流会”和“中欧植物保护青年科学家论坛—后疫情时代下农作物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国际学术会,举办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院士论坛,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创新博士论坛,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加强跨学科、跨院系的人才交流和培养。通过招收化学、植物保护二个一级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与化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建立了跨学科研究生交流渠道,与化学与化工学院、农学院、烟草学院、茶学院等培养单位构建了跨院系研究生培养平台,融合各学科优质资源,注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2020年通过贵州大学千人留学计划项目,选派了3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研究生到国外开展联合培养。并选送27名研究生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北京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通过国家高效低风险农药科技创新联盟,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广西田园、海南正业等20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选送20余人次到合作单位学习和科研实践。2020年实验室培养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36人。2020年,研究生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银奖1项、铜奖1项、逐梦小康奖1项;10余人获得清原农药奖。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学位点研究生教育在我省及西南地区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一定优势特色,202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对标国内外顶尖学校同类学科,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学科整体发展不均衡、原创性科研成果待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质量有待提升。这些短板是制约我校植物保护学位点学科的发展后劲主要因素。

四、学位授权点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学位点将从如下方面做出持续改进:

(1)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以“世界一流”建设的契机,依托学校“2114”人才计划,吸引国际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充实研究队伍,从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综合提升队伍素质。

(3)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通过国际学术会议举办、111引智平台、鼓励学科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水平。


Copyright © 2012 网站内容版权归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所有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东校区理化实验楼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3620521 0851-88292090
传真:0851-83622211 0851-88292090